石頭城的读音 石頭城的意思

石头城 (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景区)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它扼守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口,“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是保障首都建康城西部安全的军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
  • shí
  • tou
  • chéng

“石頭城”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í tou chéng]
汉字注音:
ㄕˊ ㄊㄡ ㄔㄥˊ
简繁字形:
石头城
是否常用:

“石頭城”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城,汉·建安十七年孙权重筑改名。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口,当交通要冲,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辞典解释

石头城  shí tóu chéng  ㄕˊ ㄊㄡˊ ㄔㄥˊ  

城市名。故址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面。本楚金陵城,汉献帝十七年(西元212)​,孙权重筑,改称为「石头城」,为三国吴孙权的都城。六朝时,为建康的军事重镇。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5)​废。

网络解释

石头城 (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景区)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它扼守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口,“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是保障首都建康城西部安全的军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

“石頭城”的单字解释

】:[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着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苟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1.城墙:城外。万里长城。2.城墙以内的地方:城区。东城。3.城市(跟“乡”相对):山城。进城。满城风雨。连下数城。城乡物资交流。

“石頭城”的相关词语

* 石頭城的读音是:shí tou chéng,石頭城的意思:石头城 (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景区)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它扼守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口,“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是保障首都建康城西部安全的军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称。 石头城被称为石城,广义上它是如今南京的别称,狭义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头山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