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略的读音 紀略的意思

纪略 中国传统书体,通常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 (1)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四·龙飞纪略》:“ 明 吴朴 撰。 朴 字 华甫 , 诏安 人。是编仿纲目体例,纪 明太祖 事迹,初名《征伐礼乐书》,后改今名。” (2)清代方略馆所编记历代军、政大事之文字。《清会典·办理军机处·方略馆》“方略馆总裁,掌修方略”原注:“每次军功告蒇,及遇有政事之大者,奉旨纂辑成书,纪其始末,或曰方略,或曰纪略,皆由馆承办。” (3)犹纪要。清代马建忠 《巴黎覆友人书》:“第二场试交涉之学,凡三题:一公法新论;一交涉纪略;一或舆图或商务各一条。”
  • lüè

“紀略”的读音

拼音读音
[jì lüè]
汉字注音:
ㄐㄧˋ ㄌㄩㄝˋ
简繁字形:
纪略
是否常用:

“紀略”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 2.清代方略馆所编记历代军﹑政大事之文字。 3.犹纪要。

辞典解释

纪略  jì lüè  ㄐㄧˋ ㄌㄩㄝˋ  

简单的叙述介绍。
《儒林外史.第四○回》:「中间三副图:第一副是『椅儿山破敌』,第二副是『青枫取城』,第三副是『春郊劝农』,每幅下面都有逐细的纪略。」

网络解释

纪略

中国传统书体,通常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
(1)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四·龙飞纪略》:“ 明 吴朴 撰。 朴 字 华甫 , 诏安 人。是编仿纲目体例,纪 明太祖 事迹,初名《征伐礼乐书》,后改今名。”
(2)清代方略馆所编记历代军、政大事之文字。《清会典·办理军机处·方略馆》“方略馆总裁,掌修方略”原注:“每次军功告蒇,及遇有政事之大者,奉旨纂辑成书,纪其始末,或曰方略,或曰纪略,皆由馆承办。”
(3)犹纪要。清代马建忠 《巴黎覆友人书》:“第二场试交涉之学,凡三题:一公法新论;一交涉纪略;一或舆图或商务各一条。”

“紀略”的单字解释

】:1.絲縷的頭緒。2.引申為事物的端緒。3.別理散絲的頭緒。引申為治理,綜理。4.綱領;法度。5.指能起綱紀作用的人。6.法則;准則。7.紀律。8.終極。9.僕人。10.歲、月、日、星辰、曆數,皆稱“紀”。11.日月相會。12.年歲。13.同“”。記載;記錄。14.同“”。15.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十二年為一紀。16.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一千五百年為一紀。17.紀年的單位,若干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一世。18.古代曆法名詞。我國漢初所傳的六種古代曆法以十九年為章,章置七閏月;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三紀為元。19.地質學名詞。次於“代”一級的地質年代單位。一個代包括幾個紀,如古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在紀的時間內形成的地層叫“系”,如寒武系、奧陶系等。20.我國史書的一種體裁。專記帝王的事跡及有關大事。21.古國名。
】:1.简单(跟“详”相对):大~。粗~。~图。~读。这个提纲写得太~了。2.简单扼要的叙述:史~。事~。节~。要~。3.省去;简化:从~。省~。中间的部分~去不说。4.略微:~知一二。~有所闻。他的成绩比我~好一些。5.计划;计谋:方~。策~。谋~。战~。雄才大~。6.夺取(多指土地):侵~。攻城~地。

“紀略”的相关词语

* 紀略的读音是:jì lüè,紀略的意思:纪略 中国传统书体,通常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 (1)仿纲目体例记事之书。《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四·龙飞纪略》:“ 明 吴朴 撰。 朴 字 华甫 , 诏安 人。是编仿纲目体例,纪 明太祖 事迹,初名《征伐礼乐书》,后改今名。” (2)清代方略馆所编记历代军、政大事之文字。《清会典·办理军机处·方略馆》“方略馆总裁,掌修方略”原注:“每次军功告蒇,及遇有政事之大者,奉旨纂辑成书,纪其始末,或曰方略,或曰纪略,皆由馆承办。” (3)犹纪要。清代马建忠 《巴黎覆友人书》:“第二场试交涉之学,凡三题:一公法新论;一交涉纪略;一或舆图或商务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