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以成風的读音 習以成風的意思

辞典解释习以成风  xí yǐ chéng fēng     相习久了,便蔚为风气。《金史.卷一二九.酷吏传.蒲察合住传》:「高琪用事,威刑自恣。南渡之后习以成风,虽士大夫亦为所移。」也作「习以成俗」。
  • chéng
  • fēng

“習以成風”的读音

拼音读音
[xí yǐ chéng fēng]
汉字注音:
ㄒㄧˊ ㄧˇ ㄔㄥˊ ㄈㄥ
简繁字形:
习以成风
是否常用:

“習以成風”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习以成风  xí yǐ chéng fēng  ㄒㄧˊ ㄧˇ ㄔㄥˊ ㄈㄥ  

相习久了,便蔚为风气。《金史.卷一二九.酷吏传.蒲察合住传》:「高琪用事,威刑自恣。南渡之后习以成风,虽士大夫亦为所移。」也作「习以成俗」。

网络解释

“習以成風”的单字解释

】:1.“习”的繁体字。2.鳥類頻頻拍動翅膀試飛。說文解字:“習,數飛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十九•動物》:“習,鳥肄飛也。……引之則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習。”3.反覆演練、鑽研:“溫習”、“研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熟悉,通曉。《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管子•正世》:“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5.反覆拍動翅膀的動作。《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6.積久養成的慣性行為:“舊習”、“惡習”、“積習難改”。《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7.親信、親狎的人。《禮記•月令》:“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等紀•贊曰》:“匪砥匪革,終淪嬖習。”8.姓。如明代有習經。9.時常、常常。《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後漢書•卷六十一•黃瓊傳》:“瓊隨父在臺閣,習見故事。”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症。亦指急症。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習以成風”的相关词语

* 習以成風的读音是:xí yǐ chéng fēng,習以成風的意思:辞典解释习以成风  xí yǐ chéng fēng     相习久了,便蔚为风气。《金史.卷一二九.酷吏传.蒲察合住传》:「高琪用事,威刑自恣。南渡之后习以成风,虽士大夫亦为所移。」也作「习以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