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可采的读音 舉手可采的意思

辞典解释举手可采  jǔ shǒu kě cǎi     采,采摘。举手可采比喻极容易得到。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许慈传》:「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 shǒu
  • cǎi

“舉手可采”的读音

拼音读音
[jǔ shǒu kě cǎi]
汉字注音:
ㄐㄩˇ ㄕㄡˇ ㄎㄜˇ ㄘㄞ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舉手可采”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举手可采  jǔ shǒu kě cǎi  ㄐㄩˇ ㄕㄡˇ ㄎㄜˇ ㄘㄞˇ  

采,采摘。举手可采比喻极容易得到。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许慈传》:「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网络解释

“舉手可采”的单字解释

】:1.扛起﹑抬起﹑往上托:“舉手”﹑“高舉”。《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唐•李白《靜夜思》:“舉頭望山月。”2.推薦﹑推選:“推舉”﹑“選舉”。《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孟子•告子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3.提出:“列舉”﹑“檢舉”﹑“舉例說明”。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宋•陸游《山園雜詠》:“汗青事業都忘盡,時賴吾兒舉話端。”4.興起﹑發動:“舉義”﹑“百廢待舉”。5.飛。文選•張衡•西京賦:“鳥不暇舉,獸不得發。”宋•蘇軾《漁父•漁父笑》:“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6.生育:“一舉得男”。《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傳》:“嬰告其母曰:『勿舉也。』”7.行為﹑動作:“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8.舉人的簡稱:“武舉”﹑“中舉”。9.全部的﹑整個的:“舉國上下”﹑“舉世公認”﹑“舉國歡騰”。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舉手可采”的相关词语

* 舉手可采的读音是:jǔ shǒu kě cǎi,舉手可采的意思:辞典解释举手可采  jǔ shǒu kě cǎi     采,采摘。举手可采比喻极容易得到。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许慈传》:「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