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生而文炳的读音 虎生而文炳的意思

虎生而文炳 【词语】:虎生而文炳 【注音】: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 【出处】:《三国志-蜀书八》: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 【释义】:文:纹理;炳:显著。老虎生来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纹鲜艳多彩。比喻人本来就具有的素质和品德。
  • shēng
  • ér
  • wén
  • bǐng

“虎生而文炳”的读音

拼音读音
[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
汉字注音:
ㄏㄨˇ ㄕㄥ ㄦˊ ㄨㄣˊ ㄅㄧㄥ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虎生而文炳”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虎生而文炳  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  ㄏㄨˇ ㄕㄥ ㄦˊ ㄨㄣˊ ㄅㄧㄥˇ  

老虎的虎纹乃与生俱来,故出生后自然彰显。比喻自然形成,非人工所造成的。
《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

网络解释

虎生而文炳

【词语】:虎生而文炳
【注音】: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
【出处】:《三国志-蜀书八》: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
【释义】:文:纹理;炳:显著。老虎生来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纹鲜艳多彩。比喻人本来就具有的素质和品德。

“虎生而文炳”的单字解释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1.光明;显著:彪炳。炳蔚(文采鲜明华美)。2.姓。

“虎生而文炳”的相关词语

* 虎生而文炳的读音是: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虎生而文炳的意思:虎生而文炳 【词语】:虎生而文炳 【注音】:hǔ shēng ér wén bǐng 【出处】:《三国志-蜀书八》: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 【释义】:文:纹理;炳:显著。老虎生来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纹鲜艳多彩。比喻人本来就具有的素质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