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盡意的读音 言不盡意的意思

【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 yán
  • jìn

“言不盡意”的读音

拼音读音
[yán bù jìn yì]
汉字注音:
ㄧㄢˊ ㄅㄨˋ ㄐㄧㄣˋ ㄧˋ
简繁字形:
言不尽意
是否常用:

“言不盡意”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2.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辞典解释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ㄧㄢˊ ㄅㄨˋ ㄐㄧㄣˋ ㄧˋ  

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表达出来。《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今常用于书信的结尾,以表情深不尽之意。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病中作词一阙,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近义词

书不宣意

英语 (conventional letter ending)​ words cannot fully express what is in my heart (idiom)​

网络解释

【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言不盡意”的单字解释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同“”。
】: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言不盡意”的相关词语

* 言不盡意的读音是:yán bù jìn yì,言不盡意的意思:【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