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乘致寇的读音 負乘致寇的意思

【解释】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出处】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示例】城峻冲生,~,惟陛下图之。 ◎《晋书·张祚传》
  • shèng
  • zhì
  • kòu

“負乘致寇”的读音

拼音读音
[fù shèng zhì kòu]
汉字注音:
ㄈㄨˋ ㄕㄥˋ ㄓˋ ㄎㄡˋ
简繁字形:
负乘致寇
是否常用:

“負乘致寇”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于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竞欲夺之。"意思是卑贱者背着人家的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辞典解释

负乘致寇  fù shèng zhì kòu  ㄈㄨˋ ㄕㄥˋ ㄓˋ ㄎㄡˋ  

语本《易经.系辞上》:「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因才德不称其位而导致盗寇入侵。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乞致仕表〉:「尸禄素餐,久紊彝典,负乘致寇,徒烦有司。」

网络解释

【解释】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出处】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示例】城峻冲生,~,惟陛下图之。 ◎《晋书·张祚传》

“負乘致寇”的单字解释

】:同“”。
】:[chéng]1.骑;坐(交通工具):乘马。乘车。2.趁;就着:乘便。乘隙。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乘。小乘。[shèng]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乘。野乘。
】: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致函。致电。致欢迎词。向大会致热烈的祝贺。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将地址写错。6.姓。7.情趣:兴致。景致。别致。有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细致。精致。工致。
】: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寇仇。海寇。外寇(入侵的敌寇)。2.敌人来侵略:入寇。寇边。3.姓。

“負乘致寇”的相关词语

* 負乘致寇的读音是:fù shèng zhì kòu,負乘致寇的意思:【解释】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出处】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示例】城峻冲生,~,惟陛下图之。 ◎《晋书·张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