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方正的读音 賢良方正的意思

【解释】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示例】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 xián
  • liáng
  • fāng
  • zhèng

“賢良方正”的读音

拼音读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汉字注音:
ㄒㄧㄢˊ ㄌㄧㄤˊ ㄈㄤ ㄓㄥˋ
简繁字形:
贤良方正
是否常用:

“賢良方正”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贤良方正 xiánliáng-fāngzhèng

[virtuous and expostulate] 汉代选官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二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被选中后授予官职。贤良方正科目自此始。唐宋也设贤良方正科

辞典解释

贤良方正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ㄒㄧㄢˊ ㄌㄧㄤˊ ㄈㄤ ㄓㄥˋ  

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网络解释

【解释】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示例】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賢良方正”的单字解释

】:同“”。
】:1.好:优良。良好。善良。良药。消化不良。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3.很:良久。用心良苦。获益良多。4.姓。
】: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賢良方正”的相关词语

* 賢良方正的读音是: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賢良方正的意思:【解释】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示例】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