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道的读音 踏道的意思

踏道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诸军将校分入殿庭,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内踏道下,当殿向北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曰酉阶,北曰子阶。”
  • dào

“踏道”的读音

拼音读音
[tà dào]
汉字注音:
ㄊㄚˋ ㄉㄠ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踏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犹探路。 2.台阶。

网络解释

踏道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诸军将校分入殿庭,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内踏道下,当殿向北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曰酉阶,北曰子阶。”

“踏道”的单字解释

】:[tà]1.踩:不要踏坏庄稼。脚踏实地。2.到现场去:踏看。踏勘。[tā]〔踏实〕同“塌实”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踏道”的相关词语

“踏道”造句

目前,该遗址保存有城门碑、南门踏道、县衙红砂石门栏、薄砖式防护墙、三角蒲砖,及万寿宫、乾缘宫、文昌阁、龙神庙、周家祠堂、戏楼等建筑残体。

遗址由踏道、露天活动面、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小院里有十字路,还有一处井台,如同一个四合院一般。

障内东墙内侧有斜坡踏道直通墙体顶部,东南角有石砌房址2座。

它是宫城的入口,有宽大的石踏道,台阶很有讲究,共78阶,每阶高只有10厘米,走上去要一阶阶地上,步伐缓慢,强迫人们表现出虔诚。

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叶璘嘴角直抖,若不是九形踏道,他根本闯不出这无边的蝎群,只有被磨到计穷力竭,然后命殒大漠。

新王宫遗址前有一条苔痕满地的踏道

城壕旁边,还有完整的踏道与其相连。

在城壕南北角还发现了一条供古时蜀王府人上下的踏道

塔内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

* 踏道的读音是:tà dào,踏道的意思:踏道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诸军将校分入殿庭,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内踏道下,当殿向北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三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曰酉阶,北曰子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