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书志的读音 郡斋读书志的意思

郡斋读书志 理宗淳祐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属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称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赵希弁续撰的《读书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二本考异》。与《读书后志》相对,先前的四卷本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后称袁本。自此,《郡斋读书志》在流传中形成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
  • jùn
  • zhāi
  • shū
  • zhì

“郡斋读书志”的读音

拼音读音
[jùn zhāi dú shū zhì]
汉字注音:
ㄐㄩㄣˋ ㄓㄞ ㄉㄨˊ ㄕㄨ ㄓˋ
简繁字形:
郡齋讀書志
是否常用:

“郡斋读书志”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书目名。南宋晁公武撰。共收书一千四百余部,每一书目之后有解题。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私人藏书目录。传世有“袁州本”和“衢州本”两种版本,均刊印于1250年,但内容互有不同。清末王先谦合校袁、衢两本为一本。

网络解释

郡斋读书志

理宗淳祐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属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称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赵希弁续撰的《读书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二本考异》。与《读书后志》相对,先前的四卷本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后称袁本。自此,《郡斋读书志》在流传中形成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

“郡斋读书志”的单字解释

】:1.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县小,秦汉以后,郡比县大:郡县。会稽郡。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2.姓。
】:1.斋戒。2.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吃斋。3.舍饭给僧人、道人:斋僧。4.姓。5.屋子,常用于书房、商店的名称,学校宿舍也有叫斋的:书斋。新斋。第三斋。荣宝斋。
】:[dú]字的念法;读音:异读。“长”字有两读。[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郡斋读书志”的相关词语

* 郡斋读书志的读音是:jùn zhāi dú shū zhì,郡斋读书志的意思:郡斋读书志 理宗淳祐九年(1249)游钧在衢州(今属浙江省)重刊二十卷本,后称衢本。同年,黎安朝在袁州(今江西宜春)重刊四卷本,又刻了赵希弁续撰的《读书附志》一卷。次年,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读书后志》二卷和《二本考异》。与《读书后志》相对,先前的四卷本被称作《前志》。《前志》、《附志》、《后志》合为七卷,后称袁本。自此,《郡斋读书志》在流传中形成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