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的读音 銅陵的意思

铜陵 (安徽省地级市)铜陵市,隶属于安徽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介于北纬30°45′—31°09′、东经117°35′—118°09′之间,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截至2017年,铜陵市下辖3区1县,户籍总人口170.8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1150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8.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1:59.5:35.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59960元。 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 tóng
  • líng

“銅陵”的读音

拼音读音
[tóng líng]
汉字注音:
ㄊㄨㄥˊ ㄌㄧㄥˊ
简繁字形:
铜陵
是否常用:

“銅陵”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产铜的山陵。

网络解释

铜陵 (安徽省地级市)

铜陵市,隶属于安徽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介于北纬30°45′—31°09′、东经117°35′—118°09′之间,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截至2017年,铜陵市下辖3区1县,户籍总人口170.8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1150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8.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1:59.5:35.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59960元。
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銅陵”的单字解释

】:同“”。
】:1.丘陵: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2.陵墓:中山陵。十三陵。谒陵。3.欺侮;侵犯:陵压。4.姓。

“銅陵”的相关词语

* 銅陵的读音是:tóng líng,銅陵的意思:铜陵 (安徽省地级市)铜陵市,隶属于安徽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介于北纬30°45′—31°09′、东经117°35′—118°09′之间,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截至2017年,铜陵市下辖3区1县,户籍总人口170.85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1150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8.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1:59.5:35.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59960元。 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