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的读音 阿育王的意思

阿育王 (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阿育王(英语: Ashoka,梵文:अशोक;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 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 ā
  • wáng

“阿育王”的读音

拼音读音
[ā yù wáng]
汉字注音:
ㄚ ㄩˋ ㄨㄤ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阿育王”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梵语。或译作阿输迦。意为无忧王。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之子﹐初奉婆罗门教﹐后皈依佛教﹐崇佛教为国教。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刻在山岩或石柱上﹐并派人到国外传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辞典解释

阿育王  ā yù wáng  ㄚ ㄩˋ ㄨㄤˊ  

印度古代国王。梵语Aśoka,意译无忧。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西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即位,在位期间,几乎统一全印度,后归依佛教,并大力推行佛教,广立碑敕传说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派人到国外传法,对后来佛教发展影响极大。

英语 Ashoka (304-232 BC)​, Indian emperor of the Maurya Dynasty 孔雀王朝[Kong3 que4 Wang2 chao2], ruled 273-232 BC

德语 Ashoka (Eig, Pers, 304 - 232 v.Chr.)​

法语 Ashoka

网络解释

阿育王 (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

阿育王(英语: Ashoka,梵文:अशोक;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
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

“阿育王”的单字解释

】:[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yù]1.生育:节育。2.养活:育婴。育苗。封山育林。3.教育:德育。智育。体育。4.姓。[yō]见〖杭育〗。
】:[wáng]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王。国王。女王。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王爵。亲王。王侯。3.首领;头目:占山为王。擒贼先擒王。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王。蚁王。王蛇。花中之王。5.辈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强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称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阿育王”的相关词语

* 阿育王的读音是:ā yù wáng,阿育王的意思:阿育王 (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阿育王(英语: Ashoka,梵文:अशोक;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 18岁时,他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约公元前273年,宾头娑罗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为了夺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护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终,阿育王获得了胜利,约公元前269年,阿育王举行了正式登基典礼。 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曾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