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体的读音 陶体的意思

陶体 陶体是指东晋末、刘宋初时的诗人陶潜的诗体。他的五言诗善写田园景物,格调清和自然,虽然是继承汉魏诗传统,但却别树一帜。他的诗风,影响了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和中唐时期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后代写田园诗的,大多受了陶诗的陶冶。
  • táo

“陶体”的读音

拼音读音
[táo tǐ]
汉字注音:
ㄊㄠˊ ㄊㄧˇ
简繁字形:
陶體
是否常用:

“陶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艺术风格冲淡自然的诗体。这种诗体创自陶潜﹐故有此称。

网络解释

陶体

陶体是指东晋末、刘宋初时的诗人陶潜的诗体。他的五言诗善写田园景物,格调清和自然,虽然是继承汉魏诗传统,但却别树一帜。他的诗风,影响了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和中唐时期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后代写田园诗的,大多受了陶诗的陶冶。

“陶体”的单字解释

】:[táo]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陶器。陶俑。彩陶。2.制造陶器:陶冶。3.比喻教育、培养:熏陶。4.姓。5.快乐:陶然。陶醉。[yáo]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陶体”的相关词语

* 陶体的读音是:táo tǐ,陶体的意思:陶体 陶体是指东晋末、刘宋初时的诗人陶潜的诗体。他的五言诗善写田园景物,格调清和自然,虽然是继承汉魏诗传统,但却别树一帜。他的诗风,影响了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和中唐时期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后代写田园诗的,大多受了陶诗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