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惡揚善的读音 隱惡揚善的意思

【解释】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出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示例】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近义词】人弃我取【反义词】红口白牙【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 yǐn
  • è
  • yáng
  • shàn

“隱惡揚善”的读音

拼音读音
[yǐn è yáng shàn]
汉字注音:
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
简繁字形:
隐恶扬善
是否常用:

“隱惡揚善”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隐恶扬善 yǐn’è-yángshàn

[concel the faults of others and praise their good points] 隐藏别人的过失、坏处,而褒扬别人的善事、好处,这是古代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礼记·中庸》

辞典解释

隐恶扬善  yǐn è yáng shàn   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  

语本《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隐藏他人的过失,宣扬他人的善行。《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也作「掩恶扬善」。

英语 to praise the virtue of sb or sth while concealing their faults

网络解释

【解释】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出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示例】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人弃我取

【反义词】红口白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隱惡揚善”的单字解释

】:[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堵塞。23.同“”。仰臥。24.同“”。猶歇息。25.同“”。盛多。26.同“”。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è]1.罪過、不良的行為。《易經•大有卦•象曰》:“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無惡不懲,無善不顯。”2.疾病。《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內惡,諸醫不可療。”3.汙垢、穢物。《左傳•成公六年》:“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周禮•天官•獸醫》:“凡療獸瘍,灌而劀之,以發其惡,然後藥之養之食之。”4.糞便。《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昌邑哀王劉髆傳》:“陛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隋書•卷七十二•孝義傳•田翼傳》:“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惡。”5.不善的、壞的。《荀子•非相》:“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6.粗劣的。《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韓非子•說疑》:“不明臣之所言,雖節儉勤勞,布衣惡食,國猶自亡也。”7.醜陋。《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澹臺滅明)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良時不見遺,醜狀不成惡。”8.不適、不快。《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少惡,斐逸民跡近在此,君可往問。”9.極、甚。《淮南子•墬形》:“其人大面短頤,美須惡肥。”宋•辛棄疾《臨江仙•小靨人憐都惡瘦詞》:“小靨人憐都惡瘦,曲眉夫與長顰。”10.害。《淮南子•說林》:“病熱而強之餐,救暍而飲之寒,救經而引其索,拯溺而授之石,欲救之,反為惡。”[wù]1.憎恨、討厭。《論語•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唐•杜甫《佳人詩》:“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2.冒犯、觸怒。《水滸傳•第十回》:“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裡。”《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既在此借宿,惡不得他。”3.害怕、畏懼。《韓非子•八說》:“使人不衣不食,而不飢不寒,又不惡死,則無事上之意。”4.毀謗、中傷。《漢書•卷四十四•衡山王劉賜傳》:“兩人相妒,厥姬乃惡徐來於太子。”5.羞恥。《孟子•公孫丑上》:“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傳》:“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ě]見“惡心”。[wū]1.如何、怎麼。《左傳•桓公十六年》:“棄父之命,惡用子矣!”唐•柳宗元《愚溪對》:“然以吾之愚,而獨好汝,汝惡得避是名耶?”2.表示驚訝的語氣。《孟子•公孫丑下》:“惡!是何言也!”
】:同“”。
】: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隱惡揚善”的相关词语

* 隱惡揚善的读音是:yǐn è yáng shàn,隱惡揚善的意思:【解释】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出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示例】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近义词】人弃我取【反义词】红口白牙【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