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牆而立的读音 面牆而立的意思

【解释】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出处】《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示例】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不成人也。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 miàn
  • qiáng
  • ér

“面牆而立”的读音

拼音读音
[miàn qiáng ér lì]
汉字注音:
ㄇㄧㄢˋ ㄑㄧㄤˊ ㄦˊ ㄌㄧˋ
简繁字形:
面墙而立
是否常用:

“面牆而立”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指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比喻不学习。

辞典解释

面墙而立  miàn qiáng ér lì  ㄇㄧㄢˋ ㄑㄧㄤˊ ㄦˊ ㄌㄧˋ  

比喻不学无术,毫无才能。参见「墙面而立」条。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网络解释

【解释】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出处】《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示例】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不成人也。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面牆而立”的单字解释

】: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同“”。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面牆而立”的相关词语

* 面牆而立的读音是:miàn qiáng ér lì,面牆而立的意思:【解释】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出处】《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示例】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不成人也。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