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梁骨走了真魂的读音 頂梁骨走了真魂的意思

辞典解释顶梁骨走了真魂  dǐng liáng gǔ zǒu le zhēn hún     形容人极度惊慌。 《红楼梦.第六八回》:「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与尤二姐。」
  • dǐng
  • liáng
  • zǒu
  • le
  • zhēn
  • hún

“頂梁骨走了真魂”的读音

拼音读音
[dǐng liáng gǔ zǒu le zhēn hún]
汉字注音:
ㄉㄧㄥˇ ㄌㄧㄤˊ ㄍㄨˇ ㄗㄡˇ ˙ㄌㄜ ㄓㄣ ㄏㄨㄣ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頂梁骨走了真魂”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顶梁骨走了真魂  dǐng liáng gǔ zǒu le zhēn hún  ㄉㄧㄥˇ ㄌㄧㄤˊ ㄍㄨˇ ㄗㄡˇ ˙ㄌㄜ ㄓㄣ ㄏㄨㄣˊ  

形容人极度惊慌。
《红楼梦.第六八回》:「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与尤二姐。」

网络解释

“頂梁骨走了真魂”的单字解释

】:同“”。
】: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房梁。2.桥:桥梁。3.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萧衍灭南齐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也称萧梁。为陈所灭。2.五代之一(907—923)。朱温灭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为后唐所灭。5.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le]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liǎo]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真快!。“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真。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4.指真书:真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传真。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7.姓。
】: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頂梁骨走了真魂”的相关词语

* 頂梁骨走了真魂的读音是:dǐng liáng gǔ zǒu le zhēn hún,頂梁骨走了真魂的意思:辞典解释顶梁骨走了真魂  dǐng liáng gǔ zǒu le zhēn hún     形容人极度惊慌。 《红楼梦.第六八回》:「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与尤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