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月白的读音 風清月白的意思

【解释】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示例】后~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 fēng
  • qīng
  • yuè
  • bái

“風清月白”的读音

拼音读音
[fēng qīng yuè bái]
汉字注音:
ㄈㄥ ㄑㄧㄥ ㄩㄝˋ ㄅㄞˊ
简繁字形:
风清月白
是否常用:

“風清月白”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风清月皎"。

辞典解释

风清月白  fēng qīng yuè bái  ㄈㄥ ㄑㄧㄥ ㄩㄝˋ ㄅㄞˊ  

形容夜色幽美宜人。唐.皮日休〈润卿鲁望寒夜见访各惜其志遂成一绝〉诗:「清风月白更三点,未放华阳鹤上人。」《隋唐演义.第八四回》:「自此每当风清月白之夜,即闻楼上有隐隐许多女人,歌唱笑语之声。」也作「风清月皎」、「月白风清」、「月明风清」、「月朗风清」。

网络解释

【解释】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示例】后~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風清月白”的单字解释

】:[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症。亦指急症。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風清月白”的相关词语

* 風清月白的读音是:fēng qīng yuè bái,風清月白的意思:【解释】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示例】后~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