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葉子的读音 麻葉子的意思

麻叶子 麻叶子是老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种传统年节小吃,是麦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进入了制作麻叶子的前期准备,一方面将家里的大麦(小麦可不成)淘洗、保温、发芽,另一方面要将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颗颗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将已经磨好的米浆(米和麦芽)上锅熬煮,以精选糯米、芝麻、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钱桔饼等成份精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
  • zi

“麻葉子”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á yè zi]
汉字注音:
ㄇㄚˊ ㄧㄝˋ ㄗ
简繁字形:
麻叶子
是否常用:

“麻葉子”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即麻叶皮。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狐裘之类别》:“其(狐)股里黄黑杂色者,集以成裘,名麻叶子。”参见“麻叶皮 ”。

网络解释

麻叶子

麻叶子是老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种传统年节小吃,是麦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进入了制作麻叶子的前期准备,一方面将家里的大麦(小麦可不成)淘洗、保温、发芽,另一方面要将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颗颗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将已经磨好的米浆(米和麦芽)上锅熬煮,以精选糯米、芝麻、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钱桔饼等成份精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

“麻葉子”的单字解释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指“芝麻”:麻酱。麻油。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7.喻纷乱:麻乱。麻沸。8.姓。
】:1.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部分植物的葉子則因變態而具有貯藏、保護或捕食的功能:“一棵植物大致可分為根、莖、葉三部分。”2.像葉片的東西:“肺葉”。3.世代、時期:“唐朝中葉”、“十五世紀末葉”。《詩經•商頌•長發》:“昔在中葉,有震且業。”4.書頁。同“”。《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何涉傳》:“一過目不復再讀,而終身不忘。人問書傳中事,必指卷第、冊葉所在,驗之果然。”《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全卷已被燒毀,只剩得一兩葉。”5.比喻輕飄如葉的東西。宋•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6.量詞:(1)計算小船的單位:“一葉扁舟”。(2)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三葉書”。7.姓。如清代有葉名琛。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麻葉子”的相关词语

* 麻葉子的读音是:má yè zi,麻葉子的意思:麻叶子 麻叶子是老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的一种传统年节小吃,是麦芽糖和炒米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进入了制作麻叶子的前期准备,一方面将家里的大麦(小麦可不成)淘洗、保温、发芽,另一方面要将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颗颗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将已经磨好的米浆(米和麦芽)上锅熬煮,以精选糯米、芝麻、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钱桔饼等成份精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