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的读音 鼠曲的意思

鼠曲 鼠曲,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10–50cm,茎直立或斜升,通常自基部分枝,丛生状,全株密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匙形成倒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 3–10m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渐狭下延,无叶柄,全缘,两面被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通常在顶端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长约3mm,宽 3.5mm,总苞片3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顶端5裂。瘦果,矩圆形,长约0.5mm,有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
  • shǔ

“鼠曲”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ǔ qū]
汉字注音:
简繁字形:
鼠麴
是否常用:

“鼠曲”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鼠耳草、佛耳草。

网络解释

鼠曲

鼠曲,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10–50cm,茎直立或斜升,通常自基部分枝,丛生状,全株密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匙形成倒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 3–10m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渐狭下延,无叶柄,全缘,两面被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通常在顶端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长约3mm,宽 3.5mm,总苞片3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顶端5裂。瘦果,矩圆形,长约0.5mm,有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

“鼠曲”的单字解释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曲。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鼠曲”的相关词语

* 鼠曲的读音是:shǔ qū,鼠曲的意思:鼠曲 鼠曲,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10–50cm,茎直立或斜升,通常自基部分枝,丛生状,全株密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匙形成倒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 3–10m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渐狭下延,无叶柄,全缘,两面被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通常在顶端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长约3mm,宽 3.5mm,总苞片3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中央的两性花花冠筒状,顶端5裂。瘦果,矩圆形,长约0.5mm,有乳头状突起,冠毛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