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打忽的读音 齊打忽的意思

齐打忽 qí dǎ hū 齐打忽(齐打忽) 方言。一齐;一块儿。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 乔世春 、 滑稽二 见 二愣 动了心,就齐打忽地紧撺掇。”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群众,齐打忽地朝着战士们拥过来。”参见“ 齐大乎 ”。

“齊打忽”的读音

拼音读音
[qí dǎ hū]
汉字注音:
ㄑㄧˊ ㄉㄚˇ ㄏㄨ
简繁字形:
齐打忽
是否常用:

“齊打忽”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方言。一齐;一块儿。

网络解释

齐打忽

qí dǎ hū ㄑㄧˊ ㄉㄚˇ ㄏㄨ 齐打忽(齐打忽)
方言。一齐;一块儿。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 乔世春 、 滑稽二 见 二愣 动了心,就齐打忽地紧撺掇。”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群众,齐打忽地朝着战士们拥过来。”参见“ 齐大乎 ”。

“齊打忽”的单字解释

】:[qí]1.整齊;平齊。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4.正;正常。5.相同;一樣。6.猶如;好像。7.齊備;齊全。8.一齊;都。9.召集;集合。10.陳列;並排。11.謂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靜;寧息。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15.告誡;戒飭。16.整治;整理。17.傳說中的古樂曲。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20.朝代名。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22.同“”。肚臍。23.同“”。24.同“”。當中;中央。25.同“”。適中。[zhāi]1.莊重;嚴肅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莊敬。3.古人祭祀或典禮所居的宮室,所用的器物。參見“齊宮”、“齊服”、“齊牛”。
】:[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2.姓。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

“齊打忽”的相关词语

* 齊打忽的读音是:qí dǎ hū,齊打忽的意思:齐打忽 qí dǎ hū 齐打忽(齐打忽) 方言。一齐;一块儿。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 乔世春 、 滑稽二 见 二愣 动了心,就齐打忽地紧撺掇。”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群众,齐打忽地朝着战士们拥过来。”参见“ 齐大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