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635个)
-
141
日东月西
- 成语拼音:
- rì dōng yuè xī
- 成语解释:
-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 成语出处:
-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
142
说东道西
- 成语拼音:
- shuō dōng dào xī
- 成语解释: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成语出处: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
143
声东击西
- 成语拼音:
- shēng dōng jī xī
- 成语解释:
-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 成语出处:
- 唐 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144
说东忘西
- 成语拼音:
- shuō dōng wàng xī
- 成语解释:
- 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 成语出处:
- 柳青《狠透铁》:“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
145
什伍东西
- 成语拼音:
- shí wǔ dōng xī
- 成语解释:
-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三星行》诗:“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
146
偷东摸西
- 成语拼音:
- tōu dōng mō xī
- 成语解释:
- 指小偷小摸。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
147
推东主西
- 成语拼音:
- tuī dōng zhǔ xī
- 成语解释:
- 犹言推三阻四。
- 成语出处: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
148
移东换西
- 成语拼音:
- yí dōng huàn xī
- 成语解释:
- 一会移到东面,一会移到西面。指生活环境经常变动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遂欲别作调度,则恐一生只得如此移东换西,终是不成家计也。”
-
149
指东打西
- 成语拼音:
- zhǐ dōng dǎ xī
- 成语解释:
-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 成语出处:
- 《七侠五义》第92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
150
指东骂西
- 成语拼音:
- zhǐ dōng mà xī
- 成语解释:
-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指东骂西。”
-
151
东窜西跳
- 成语拼音:
- dōng cuàn xī tiào
- 成语解释:
- 跳来跳去
- 成语出处:
-
152
哀梨蒸食
- 成语拼音:
- āi lí zhēng shí
- 成语解释:
-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
153
安其所习
- 成语拼音:
- ān qí suǒ xí
- 成语解释: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
154
暗室求物
- 成语拼音:
- àn shì qiú wù
- 成语解释:
-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 成语出处:
- 《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
155
按图索骥
- 成语拼音:
- àn tú suǒ jì
- 成语解释:
-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156
安于所习
- 成语拼音:
- ān yú suǒ xí
- 成语解释: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成语出处:
- 明 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
-
157
爱者如宝
- 成语拼音:
- ài zhě rú bǎo
- 成语解释:
- 将喜爱的东西视同珍宝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6卷:“张公自道着手了,便道:‘本不当计较,只是爱者如宝,添些便罢。’”
-
158
比比皆是
- 成语拼音:
- bǐ bǐ jiē shì
- 成语解释:
-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某种东西到处都是;很多。
- 成语出处: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
159
布帛菽粟
- 成语拼音:
- bù bó shū sù
- 成语解释:
-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160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 成语拼音:
- bǎi bù wéi duō,yī bù wéi shǎo
- 成语解释:
- 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 成语出处:
- 《南史 任昉传》:“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 关于东东西西的成语 形容东东西西的成语 描述东东西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