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头脑脑的成语 (110个)

21

线

成语拼音:
zhēn tóu xiàn nǎo
成语解释:
见“针线”。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线之类。”
22

成语拼音:
tóu hūn nǎo mèn
成语解释:
犹言胀。
成语出处:
元·赵明道《斗鹌鹑·题情》套曲:“困腾腾闷。”
23

成语拼音:
suō tóu suō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负责。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办法的解答。”
24

成语拼音:
xún tóu tǎo nǎo
成语解释:
寻:探求。比喻寻个事情的由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寻,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25

成语拼音:
pī tóu pī nǎo
成语解释:
正对着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26

搭恼

成语拼音:
hūn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发昏,糊里糊涂或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史槃《鹣钗记·萧豪》:“他撮空布桥,我昏搭恼。”
27

转向

成语拼音:
hūn tóu zhuǎn xiàng
成语解释:
发昏,迷失方向。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转向,一冲到个塘里,淹死了。”
28

转向

成语拼音:
mēng tóu zhuàn xiàng
成语解释:
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昏迷;不清晰。
成语出处:
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转向的。”
29

转向

成语拼音:
měng tóu zhuàn xiàng
成语解释:
形容昏乱,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高玉宝《高玉宝》第12章:“玉宝那个孩子,在农村里那样伶俐,那样活泼,一进工厂就变得懵转向了。”
30

昏眼花

成语拼音:
tóu hūn yǎn huā
成语解释:
昏晕,眼睛发花。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31

昏眼晕

成语拼音:
tóu hūn yǎn yūn
成语解释:
晕乱,眼睛昏花。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李太师被张保背着飞跑,颠得昏眼晕。”
32

重脚轻

成语拼音: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成语解释:
形容发胀;脚下无力。比喻轻重倒置;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不平衡。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只见这十五个人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33

转向

成语拼音: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成语解释:
晕: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昏乱辨不清方向。
成语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34

成语拼音:
léng tóu léng nǎo
成语解释:
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没分寸。”
35

成语拼音:
zéi tóu shǔ nǎo
成语解释: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36

成语拼音:
hūn tóu dǎ nǎo
成语解释:
见“昏”。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37

成语拼音:
hūn tóu yūn nǎo
成语解释:
见“昏”。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
38

成语拼音:
lèng tóu lèng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成语出处: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没分寸。”
39

成语拼音:
shū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
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40

成语拼音:
zéi tóu gǒu nǎo
成语解释:
同“贼”。
成语出处:
《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以致第三箭失手。”
* 关于头头脑脑的成语 形容头头脑脑的成语 描述头头脑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