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头头脑脑的成语 (110个)

61

成语拼音:
dāi tóu dāi nǎo
成语解释: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劝不回。”
62

成语拼音:
yīng tóu què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成语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将身探。”
63

成语拼音:
ào tóu ào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现今这小厮傲,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64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kàng nǎo
成语解释:
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辑略》卷七:“乡里诸贤文字,以为皆不免有藏底意思,有学者来问,便当直说与之。”
65

成语拼音:
diān tóu diān nǎo
成语解释:
癫:神经错乱。疯疯癫癫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在这里癫的,看你这样子,就猜得到你干了什么事回来。”
66

成语拼音:
gǒu tóu shǔ nǎo
成语解释:
喻奴才相。
成语出处:
《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67

成语拼音:
juè tóu juè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成语出处:
68

成语拼音:
kē tóu pèng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69

成语拼音:
máo tóu máo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三个战士正毛没有办法,见他回来了,眼里又放出光彩。”
70

成语拼音:
tǔ tóu tǔ nǎo
成语解释: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的,信是一句话。”
71

成语拼音:
tù tóu zhāng nǎo
成语解释: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成语出处:
《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之人。”
72

成语拼音:
xié tóu wāi nǎo
成语解释:
喻相貌不周正。
成语出处: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阎王爷叫你当穷汉,斜还想把身翻。”
73

成语拼音:
xiǎo tóu xiǎo nǎo
成语解释:
没有见识
成语出处:
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料不了大事。”
74

成语拼音:
yóu tóu huá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75

成语拼音:
gǔ nǎo zhēng tóu
成语解释:
争着出;要冒尖,强出
成语出处:
《全元散曲·柳营曲·风月担》:“勤儿每正鼓,斗喧呼谢馆秦楼。”
76

摸不着

成语拼音: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成语解释: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不着,也只管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他。”
77

成语拼音:
méi tóu yǎn nǎo
成语解释:
指眉眼间的神色
成语出处:
宋·周紫芝《感皇恩》词:“思量也胜,看个眉。”
78

成语拼音:
tào tóu guǒ nǎo
成语解释:
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这桩套的事,这段含着骨露着肉的话。”
79

成语拼音:
pī tóu gài nǎo
成语解释:
盖:压。正对着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盖脸便打。”
80

成语拼音:
chǔn tóu chǔn nǎo
成语解释:
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
* 关于头头脑脑的成语 形容头头脑脑的成语 描述头头脑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