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心力的成语 (11个)

1

成语拼音:
yǒu xīn wú lì
成语解释:
愿望和打算,但没量付诸实现。
成语出处:
南朝·梁·惠皎《高僧传·义解·竺法旷》:“贫道必当尽诚上答,正恐耳。”
2

余而不足

成语拼音: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成语解释:
里非常想做;可是量不够。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能一日用其于仁矣乎?我未见不足者,盖之矣,我未之见也。”
3

山溜穿石

成语拼音:
shān liù chuān shí
成语解释: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事情就可以成功。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4

铁棒磨成针

成语拼音: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成语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5

志竟成

成语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
竟:终于。只要,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志者事竟成也。”
6

众虎同

成语拼音:
zhòng hǔ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许多虎一条做事。比喻众多本事的人团结一致,量会更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归水泊。”
7

麻木不仁

成语拼音:
má mù bù rén
成语解释:
不仁:失去感觉能。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个女儿情态。”
8

仁至义尽

成语拼音:
rén zhì yì jìn
成语解释:
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旧指诚报答助于农事的神灵。对人的爱护、容忍、原谅与帮助;达到尽的最大限度。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9

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肯努,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0

嘴大喉咙小

成语拼音:
zuǐ dà hóu lóng xiǎo
成语解释:
吃得进吞不下,比喻余而不足
成语出处:
* 关于有心力的成语 形容有心力的成语 描述有心力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