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结尾的成语 (62个)

21

一家之

成语拼音:
yī jiā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与友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而通往之路狭矣。”
22

迂谈阔

成语拼音:
yū tán kuò lùn
成语解释:
犹言高谈阔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驺衍等迂谈阔,虚而无实。”
23

凿空立

成语拼音:
záo kōng lì lùn
成语解释:
凿空:缺乏根据,牵强附会。比喻本来缺乏根据,却挖空心思穿凿附会地作出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固不可凿空立,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
24

珠玉之

成语拼音:
zhū yù zhī lùn
成语解释:
形容精辟的言,卓越的见解
成语出处:
《书言故事·谈类》:“不聆珠玉之。”
25

不根之

成语拼音:
bù gē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根:根据;:言。没有根据的言
成语出处:
《汉书 严助传》:“朔、皋不根持,上颇俳优畜之。
26

长篇大

成语拼音:
cháng piān dà lùn
成语解释: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
成语出处: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27

持平之

成语拼音:
chí píng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或调和折中的言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矣。”
28

齿牙余

成语拼音:
chǐ yá yú lùn
成语解释:
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成语出处:
《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
29

高谈大

成语拼音:
gāo tán dà lùn
成语解释: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略无忌惮。”
30

高谈弘

成语拼音:
gāo tán hóng lùn
成语解释:
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
成语出处:
晋·袁宏《后汉记》第四卷:“尝疾俗儒高谈弘,不切时务。”
31

高谈剧

成语拼音:
gāo tán jù lùn
成语解释:
剧:剧烈。高妙空洞而激烈的议
成语出处:
宋·沈瀛《念奴娇》词:“尔汝忘形,高谈剧,莫遣人来促。”
32

奇谈怪

成语拼音:
qí tán guài lùn
成语解释: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文章。
成语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春旧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岁,余往汴梁,遇华秋帆中丞幕中,两眼若漆,奇谈怪,咸视异物,无一人与言者。”
33

同日而

成语拼音:
tóng rì ér lùn
成语解释:
犹言相提并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哉!”
34

危言核

成语拼音:
wēi yán hé lùn
成语解释:
正直而翔实的言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35

危言竦

成语拼音:
wēi yán sǒng lùn
成语解释:
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
成语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4回:“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危言竦改过望同胞。”
36

相提并

成语拼音:
xiāng tí bìng lùn
成语解释:
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谈;对待。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或看待。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37

又当别

成语拼音:
yòu dāng bié lùn
成语解释:
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成语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世荫不同》:“至孙许之荫以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当别。”
38

一概而

成语拼音:
yī gài ér lùn
成语解释: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个标准来评、看待或处理。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39

以快言

成语拼音:
yǐ kuài yán lùn
成语解释:
以:目的连词;快:使痛快。使言痛快
成语出处:
清·刘开《问说》:“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
40

迂阔之

成语拼音:
yū kuò zhī lùn
成语解释:
远而不切实际的谈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答宾戏》:“彼岂乐为迂阔哉。”
* 最后一个字是论的成语,论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