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结尾的成语 (62个)

41

自有公

成语拼音: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语解释: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汝岂可造次?”
42

直言正

成语拼音:
zhí yán zhèng lùn
成语解释:
正直公道的言
成语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折之,不能胜。”
43

置之弗

成语拼音:
zhì zhī fú lùn
成语解释: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成语出处:
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了。”
44

卑之无甚高

成语拼音: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
成语解释: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令今可行也。’”
45

齿牙馀

成语拼音:
chǐ yá yú lùn
成语解释:
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成语出处:
《南史 谢脁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
46

大发议

成语拼音:
dà fā yì lùn
成语解释: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47

耳食之

成语拼音:
ěr shí zhī lùn
成语解释: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48

浮言虚

成语拼音:
fú yán xū lùn
成语解释:
浮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
成语出处:
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披抉不穷。”
49

高谭清

成语拼音:
gāo tán qīng lùn
成语解释:
谭:同“谈”。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赵勤传》:“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谭清,以激励之。”
50

高谈虚

成语拼音:
gāo tán xū lùn
成语解释: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
成语出处:
《六韬·上贤》:“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说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51

闳言高

成语拼音:
hóng yán gāo lùn
成语解释:
见“闳言崇议”。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52

目睫之

成语拼音:
mù jié zhī lùn
成语解释:
比喻肤浅的见解。
成语出处:
宋·陈善《扪虱新话·扬子》:“雄作《太玄》以拟《周易》,或者比之吴楚谮王,顾非伪乎,此目睫之也。”
53

面争庭

成语拼音:
miàn zhēng tíng lùn
成语解释:
同“面折庭争”。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庭者,必范君也。”
54

平心而

成语拼音:
píng xīn ér lùn
成语解释:
: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成语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
55

涩于言

成语拼音:
sè yú yán lùn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迟钝。
成语出处: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
56

天道宁

成语拼音:
tiān dào níng lùn
成语解释:
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成语出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
57

违心之

成语拼音:
wéi xī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王志之》:“也姑且不要求太求全,因为求全责备,则有些人便远避了,坏一点的就来迎合,作违心之。”
58

一偏之

成语拼音:
yī piā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偏于一面的议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
59

诛心之

成语拼音:
zhū xī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如何不切!”
60

忠言谠

成语拼音:
zhōng yán dǎng lùn
成语解释:
谠:正直。出言忠诚,立正直
成语出处:
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 最后一个字是论的成语,论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