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恶的成语 (91个)

81

不愆

成语拼音:
hǎo è bù qiān
成语解释:
愆:差爽,失误。好坏、善分明,没有差错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好不愆,民知所适。”
82

怀不悛

成语拼音:
huái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
悛:悔改。心藏奸,不思悔改
成语出处:
《周书·武帝纪》:“而彼怀不悛,寻事侵轶,背言负信,窃邑藏奸。”
83

不悛

成语拼音:
huì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
悛:改过,悔改。坚持作,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
《左传 隐公六年》:“长不悛,从自及也。《后汉书 朱穆传》:“讳不悛,卒至亡灭。”
84

不同

成语拼音:
hǎo è bù tóng
成语解释:
爱好和憎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不同。”
85

乖方

成语拼音:
hào wù guāi fāng
成语解释:
:喜好和讨厌。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乖方。”
86

殊方

成语拼音:
hào wù shū fāng
成语解释:
: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异文志》:“时君世主,好殊方。”
87

同之

成语拼音:
hào wù tóng zhī
成语解释:
好:喜爱,喜好;:憎恨,讨厌。对于事物有同一的爱憎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同之。”
88

不赦

成语拼音:
jí è bù shè
成语解释:
罪大极,不可饶恕。
成语出处: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牛肉鳝鱼》:“按《唐律》屠牛者,在极不赦内。”
89

除奸

成语拼音:
jiǎn è chú jiān
成语解释:
剪、除:扫除。扫除人与奸人。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除奸。”
90

好善

成语拼音:
jí è hào shàn
成语解释:
憎恨丑,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成语出处:
《新唐书·王珪传》:“至激浊扬清,疾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91

从善

成语拼音:
qì è cóng shàn
成语解释:
丢弃邪行为去做好事。
成语出处: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从善。”
* 第二个字是恶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