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早乍啼犹冷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莺早乍啼犹冷落”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早春闲行》,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zǎo zhà tí yóu lěng luò,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莺早乍啼犹冷落”全诗

《早春闲行》
莺早乍啼犹冷落,花寒欲发尚迟疑。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早春闲行》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早春闲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莺早乍啼犹冷落,
花寒欲发尚迟疑。

这首诗意呈现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时节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莺鸟和花朵的状态,表达了早春季节的特点和氛围。

首句“莺早乍啼犹冷落”描绘了早春时节刚刚开始,莺鸟刚刚开始唱歌,但声音却显得冷清和凄凉。这一形象描写传达了早春的寒冷和宁静,显示了季节交替时的静谧和蓄势待发的感觉。

第二句“花寒欲发尚迟疑”则表达了花朵在寒冷的环境下即将绽放的迟疑。早春时节,虽然花朵已经带着生机,但由于天气寒冷仍然踌躇不前,还没有完全绽放开来。这一描写传递了早春的温暖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渐渐消逝的冬季和即将到来的春天。

整首诗通过对莺鸟和花朵的描绘,揭示了早春季节的寒冷与微妙的变化。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季节律动的感受,同时也抒发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诗意和对自然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莺早乍啼犹冷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ǎo chūn xián xíng
早春闲行

yīng zǎo zhà tí yóu lěng luò, huā hán yù fā shàng chí yí.
莺早乍啼犹冷落,花寒欲发尚迟疑。

“莺早乍啼犹冷落”平仄韵脚

拼音:yīng zǎo zhà tí yóu lěng luò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莺早乍啼犹冷落”的相关诗句

“莺早乍啼犹冷落”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莺早乍啼犹冷落”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莺早乍啼犹冷落”出自白居易的 《早春闲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