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兄》 王安石

身留海上去何时,只看春鸿北向飞。
安得先生同一饮,蕨芽香嫩鯻鱼肥。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寄伯兄》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伯兄》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留海上去何时,
只看春鸿北向飞。
安得先生同一饮,
蕨芽香嫩鯻鱼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远离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海上,不知何时才能回去,只能凭借远处飞过的春天的鸿雁来了解家乡的消息。他希望能与亲友团聚,共同畅饮,品尝新鲜的蕨芽和肥美的鯻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渲染远离家乡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展现了王安石内心深处的乡愁。诗中的海上意象和北飞的春鸿,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情感的映衬下,诗人对于家乡的美食和亲友的团聚更加强烈地渴望和向往。蕨芽香嫩、鯻鱼肥美,给诗人带来了味觉上的愉悦,也象征着家乡的繁华和丰盛。整首诗词凭借情感的表达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故乡和亲情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通过美食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对家乡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渴望,给读者带来了情感上的共鸣和美好的联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伯兄》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jì bó xiōng
寄伯兄

shēn liú hǎi shǎng qù hé shí, zhǐ kàn chūn hóng běi xiàng fēi.
身留海上去何时,只看春鸿北向飞。
ān dé xiān shēng tóng yī yǐn, jué yá xiāng nèn là yú féi.
安得先生同一饮,蕨芽香嫩鯻鱼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伯兄》专题为您介绍寄伯兄古诗,寄伯兄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