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黄庭坚

往日孙阳翟,才可任遗补。
击强如摧枯,食蘖不知苦。
属者缺谏垣,时论或未许。
傥可假一邦,使民作邹鲁。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词共有五首,下面是对第一首的分析:

往日孙阳翟,才可任遗补。
击强如摧枯,食蘖不知苦。
属者缺谏垣,时论或未许。
傥可假一邦,使民作邹鲁。

中文译文:
过去的孙阳和翟,才能够任命来填补。
打击强者就像摧毁枯木,吃竹笋不知道苦涩。
属下缺少忠告的墙垣,时候言论或许未经批准。
如果能够暂时承接一个国家,使百姓变得像邹鲁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邀请二范仲淹与他一同创作的,表达了对往日时代英才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了孙阳和翟,他们被认为是过去时代的杰出人才,黄庭坚希望能够找到一些人来填补他们所留下的空缺。他将打击强者比作摧毁枯木,强调了对于权势者的反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着,诗中提到了缺乏忠告的墙垣,意指时下的政治环境缺乏明智和坦诚的建议。时论也可能未经批准,暗示言论自由受到限制。黄庭坚表达了对于政治清明和言论自由的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理想,他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使人民能够过上像邹鲁(古代中国的两个著名国家,代表着富饶和安宁)一样的生活。这反映了黄庭坚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关切,以及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日英才的怀念、对于时局的批判和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词传递了他对于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于理想境况的期望,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士人的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xiè gōng dìng hé èr fàn qiū huái wǔ shǒu yāo yǔ tóng zuò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wǎng rì sūn yáng dí, cái kě rèn yí bǔ.
往日孙阳翟,才可任遗补。
jī qiáng rú cuī kū, shí niè bù zhī kǔ.
击强如摧枯,食蘖不知苦。
shǔ zhě quē jiàn yuán, shí lùn huò wèi xǔ.
属者缺谏垣,时论或未许。
tǎng kě jiǎ yī bāng, shǐ mín zuò zōu lǔ.
傥可假一邦,使民作邹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专题为您介绍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古诗,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