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居住的地方充满了各种忧愁,我唱着歌劝他们出去游玩。明亮的月光照耀在黄河上,青翠的树木为我带来凉爽的秋风。刚刚平定的乱世中,群羊无拘无束地放养,我叔叔度过千顷田地,喝醉后就休息。谁在柁楼上吹奏着美妙的玉笛,斗杓挂在寒冷的屋山头。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黄庭坚的日常生活和他对人生的感悟。他身处纷乱的时代,但他鼓励自己和他人去享受生活,尽情游玩。黄庭坚借助自然景物,如明月和秋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安宁宜人环境的向往。他描述了家乡的田园景色,以及羊群放养和叔叔的田地,展示了一种宁静和自由的状态。最后,他提到了柁楼上吹奏玉笛的人,以及斗杓挂在屋山头的景象,这些都是在描绘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黄庭坚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行文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黄庭坚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用黄河的流动和明月的光辉来象征生命的流转和美好的事物,以及树木带来的凉爽秋风,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诗中也提到了羊群放养和叔叔的田地,展示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两句则描绘了柁楼上吹奏玉笛的人和挂在屋山头的斗杓,给人一种恬静、祥和的氛围。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biàn àn zhì jiǔ zèng huáng shí qī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wú zōng duān jū cóng bǎi yōu, cháng gē quàn zhī kěn chū yóu.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
huáng liú bù jiě wò míng yuè, bì shù wèi wǒ shēng liáng qiū.
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chū píng qún yáng zhì mò wèn, shū dù qiān qǐng zuì jí xiū.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shuí yǐ duò lóu chuī yù dí, dòu biāo hán guà wū shān tóu.
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专题为您介绍汴岸置酒赠黄十七古诗,汴岸置酒赠黄十七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