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三绝》 洪咨夔

泗水飞沉周宝鼎,霸城遏住汉铜人。
人心不似无情物,多少英豪入魏秦。
分类:

作者简介(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读史三绝》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读史三绝》是一首宋代洪咨夔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泗水飞沉周宝鼎,
霸城遏住汉铜人。
人心不似无情物,
多少英豪入魏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诗人通过泗水、周宝鼎、霸城、汉铜人等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和权力的思考。

赏析:
首句“泗水飞沉周宝鼎”,泗水是指中国古代的一条河流,这里代表着历史的长河。周宝鼎则是古代的一种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青铜器,象征着古代的封建制度和权力。诗人通过泗水飞沉和周宝鼎的描写,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权力的更替。

第二句“霸城遏住汉铜人”,霸城是指古代的一座城池,汉铜人则是古代的兵器,这里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诗中的“霸城遏住汉铜人”意味着历史的力量和制约,表达了历史对英雄人物的限制和束缚。

第三句“人心不似无情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相比于无情的物体,人的内心是多变的,不可捉摸的。人的欲望、情感和选择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一句“多少英豪入魏秦”,魏秦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战国时期的国家,这里代表着历史中的权力和争斗。诗人通过“多少英豪”来形容历史中的各种英雄人物,暗示了历史的辗转和英雄的命运。

整首诗透过历史的意象和人性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思索。诗中的意象和抒发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史三绝》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sān jué
读史三绝

sì shuǐ fēi chén zhōu bǎo dǐng, bà chéng è zhù hàn tóng rén.
泗水飞沉周宝鼎,霸城遏住汉铜人。
rén xīn bù shì wú qíng wù, duō shǎo yīng háo rù wèi qín.
人心不似无情物,多少英豪入魏秦。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读史三绝》专题为您介绍读史三绝古诗,读史三绝洪咨夔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