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苏辙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离}。
几度低头疑堕落,青烟已断未消时。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美人寒甚懒开扉,
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离}。
几度低头疑堕落,
青烟已断未消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人因为寒冷而迟迟不愿打开房门,而金色的松花却映衬出她的孤寂。诗人多次低头凝思,担心美人已经陷入困境,而青烟已经散去,意味着逝去的时光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美人和松花,展现了一种寂寞和无奈的情感氛围。美人因为寒冷而不愿开门,呈现出一种抗拒现实的态度。而松花的金色则凸显了美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反复低头思索,表达出对美人遭遇的担忧和忧虑,担心她已经陷入了困境。青烟已断未消时的描述,暗示着美人逝去的青春和时光已经无法挽回,给人一种深深的悲凉感。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人命运的担忧与无奈。通过对美人、松花和青烟的描绘,展现了寂寞和时光流逝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美、逝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苏辙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强化了诗词的情感冲击力,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máo jūn shāo sōng huā liù jué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měi rén hán shén lǎn kāi fēi, jīn zuò sōng huā chā mì shàng sì xià lí.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离}。
jǐ dù dī tóu yí duò luò, qīng yān yǐ duàn wèi xiāo shí.
几度低头疑堕落,青烟已断未消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专题为您介绍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古诗,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