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歌》 汪元量

师相平章误我朝,千秋万古恨难消。
萧墙祸起非今日,不赏军功在断桥!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注释】:【说明】南宋朝廷一直排挤害主张抗金元、振兴国家的将领志士,听任秦桧、贾似道等把持朝政,最后
导致覆亡。作者在诗里斥责了贾似道之流的罪行,指出了亡国的历史教训,字里行间充满愤慨和悲痛。
【解释】①越州--这一组绝句共二十首,写的是关于南宋覆亡的事,南宋京城临安古为越国之地,所
以用“越州”题名。②师相平章--师相,太师相国。平章,唐朝以后担任相实际职务的人常常冠以“平章
事”头衔。这里是指贾似道。他在南宋末年掌握了多年军政大权。度宗时权势显赫,封太师、平章军国重
事,朝廷大事都要在他的私宅里裁决。他一味享乐,根本不想抗击元兵,甚至隐匿战情愚弄朝野。后被革
职放逐。③萧墙祸--萧墙即门屏,借指内部,一般把内患叫作“萧墙之祸”。④断桥--西湖白堤上的一座
桥,这里借指抽宋朝廷。这两句说:酿成亡国大祸,并非始自今日,原因在于贾似道之流一直弄权误国
,不奖赏保卫国家有功的将士。

《越州歌》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yuè zhōu gē
越州歌

shī xiāng píng zhāng wù wǒ cháo, qiān qiū wàn gǔ hèn nán xiāo.
师相平章误我朝,千秋万古恨难消。
xiāo qiáng huò qǐ fēi jīn rì, bù shǎng jūn gōng zài duàn qiáo!
萧墙祸起非今日,不赏军功在断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越州歌》专题为您介绍越州歌古诗,越州歌汪元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