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黔中归新安》 李频

朝过春关辞北阙,暮参戎幕向南巴。
却将仙桂东归去,江月相随直到家。
分类:

作者简介(李频)

李频头像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自黔中归新安》李频 翻译、赏析和诗意

《自黔中归新安》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边塞,返回家乡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过春关辞北阙,
早晨离开春关,告别北方朝廷的阙门,
暮参戎幕向南巴。
傍晚踏上南巴地方的戎幕。
却将仙桂东归去,
然而我却将折得的仙桂树带回东方,
江月相随直到家。
江水在月光下伴随我一直到家。

诗意:
《自黔中归新安》表达了作者离开北方边境,返乡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春关和戎幕两地情景,展现了作者从北方归来的艰辛和喜悦。诗人把仙桂东归,江月相随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归途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形式,通过朝过春关辞北阙、暮参戎幕向南巴等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离开北方、归途中的酸楚和欢喜。仙桂东归和江月相随的意象,更是增加了诗词的唯美与超脱感。整首诗情感饱满,婉约而又唯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憧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黔中归新安》李频 拼音读音参考

zì qián zhōng guī xīn ān
自黔中归新安

cháo guò chūn guān cí běi quē, mù cān róng mù xiàng nán bā.
朝过春关辞北阙,暮参戎幕向南巴。
què jiāng xiān guì dōng guī qù, jiāng yuè xiàng suí zhí dào jiā.
却将仙桂东归去,江月相随直到家。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自黔中归新安》专题为您介绍自黔中归新安古诗,自黔中归新安李频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