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至治的诗词(27首)

1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晨至治平二上方得再来怆》 宋·司马光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
青公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
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2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宋·苏轼

每见田园辄自招,倦飞不拟控扶摇。
共疑杨恽非锄豆,谁信刘章解立苗。
老去尚贪彭泽米。
梦归时到锦江桥。
宦游莫作无家客,举族长悬似细腰。

3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 宋·苏轼

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

4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 唐·元结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5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 唐·元结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
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6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劳》 唐·元结

(古有劳王,能执劳俭以大功业,故为《至劳》之诗
三章六韵二十四句)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7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正》 唐·元结

(古有正王,能正慎恭和以安上下,故为《至正》之诗
一章四韵八句)
为君之道,何以为明?功不滥赏,罪不滥刑;
谠言则听,谄言不听;王至是然,可为明焉。

8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唐·元结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9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 唐·元结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10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慈》 唐·元结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
二章四韵十四句)
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
如煦如吹,如负如持,

11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劳》 唐·元结

(古有劳王,能执劳俭以大功业,故为《至劳》之诗
三章六韵二十四句)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12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正》 唐·元结

(古有正王,能正慎恭和以安上下,故为《至正》之诗
一章四韵八句)
为君之道,何以为明?功不滥赏,罪不滥刑;
谠言则听,谄言不听;王至是然,可为明焉。

13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唐·元结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14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仁》 唐·元结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15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劳》 唐·元结

至哉勤绩,不盈不延;谁能颂之,我请颂焉。
於戏劳王,勤亦何极;济尔九土,山川沟洫。
至哉俭德,不丰不敷;谁能颂之,我请颂夫。
於戏劳王,俭亦何深;戒尔万代,奢侈荒淫。

16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宋·陆游

薙圃课僮奴,争前不待呼。
水泉经雨壮,蓁莽得霜枯。
高树鸣双鹊,清池下两凫。
暮年惟乐此,余念一毫无。

17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宋·陆游

富贵寻常事,天奚独汝悭?十分教嬾拙,百倍与清闲。
放鹤云千顷,钓鱼溪一湾。
此诗虽信笔,它日不须删。

18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宋·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冰。
残芜衬落日,老木上寒藤。
细磴欹难过,危栏曲可凭。
归时忽已暮,点点数渔灯。

19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宋·陆游

门开度略彴,路尽上坡陀。
农隙闲耕犊,樵归起醉歌。
青烟舞鸾凤,白石伏鼋鼍。
剩有筇枝兴,穷冬气已和。

20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宋·陆游

清沟东畔翦蓁菅,虽设柴门尽日关。
远引寒泉成碧沼,稍通密竹露青山。
幽花泣露开仍落,好鸟穿林去复还。
更上横冈吾所爱,小儿试觅屋三间。

* 关于至治的诗词 描写至治的诗词 带有至治的诗词 包含至治的古诗词(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