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头陀寺的读音 有发头陀寺的意思

有发头陀寺 yǒu fā tóu tuó sì ㄧㄡˇ ㄈㄚ ㄊㄡˊ ㄊㄨㄛˊ ㄙㄧˋ 有发头陀寺(有发头陀寺) 宋 时对太学的戏称。因其斋舍简朴,生活清苦如僧寺,故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嘉定 间,余在太学,闻长上同舍言, 乾淳 间,斋舍质素,饮器止陶瓦,栋宇无设饰。近时诸斋亭榭帘幙,竞为靡丽,每一会饮,黄白错落,非头陀寺比矣
  • yǒu
  • tóu
  • tuó

“有发头陀寺”的读音

拼音读音
[yǒu fā tóu tuó sì]
汉字注音:
ㄧㄡˇ ㄈㄚ ㄊㄡˊ ㄊㄨㄛˊ ㄙˋ
简繁字形:
有髮頭陀寺
是否常用:

“有发头陀寺”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宋时对太学的戏称。因其斋舍简朴﹐生活清苦如僧寺﹐故云。

辞典解释

有发头陀寺  yǒu fǎ tóu tuó sì  ㄧㄡˇ ㄈㄚˇ ㄊㄡˊ ㄊㄨㄛˊ ㄙˋ  

宋代太学生生活清苦,如同带发修苦行的出家人,故称太学为「有发头陀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网络解释

有发头陀寺

yǒu fā tóu tuó sì ㄧㄡˇ ㄈㄚ ㄊㄡˊ ㄊㄨㄛˊ ㄙㄧˋ 有发头陀寺(有发头陀寺)
宋 时对太学的戏称。因其斋舍简朴,生活清苦如僧寺,故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嘉定 间,余在太学,闻长上同舍言, 乾淳 间,斋舍质素,饮器止陶瓦,栋宇无设饰。近时诸斋亭榭帘幙,竞为靡丽,每一会饮,黄白错落,非头陀寺比矣

“有发头陀寺”的单字解释

】:[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1.见〖陀螺〗、2.姓。
】:1.古代官署名:大理寺。太常寺。2.佛教的庙宇:碧云寺。护国寺。3.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4.姓。

“有发头陀寺”的相关词语

* 有发头陀寺的读音是:yǒu fā tóu tuó sì,有发头陀寺的意思:有发头陀寺 yǒu fā tóu tuó sì ㄧㄡˇ ㄈㄚ ㄊㄡˊ ㄊㄨㄛˊ ㄙㄧˋ 有发头陀寺(有发头陀寺) 宋 时对太学的戏称。因其斋舍简朴,生活清苦如僧寺,故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太学古语云‘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言其清苦而鲠亮也。 嘉定 间,余在太学,闻长上同舍言, 乾淳 间,斋舍质素,饮器止陶瓦,栋宇无设饰。近时诸斋亭榭帘幙,竞为靡丽,每一会饮,黄白错落,非头陀寺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