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恶的成语 (91个)

21

而严

成语拼音:
bù è ér yán
成语解释:
并不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成语出处:
《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而严。”
22

遗臭

成语拼音:
bō è yí chòu
成语解释:
播:传播。传播事,遗留臭闻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与黄循中书》:“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遗臭,贻君子监戒而已。”
23

不悛

成语拼音:
cháng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
指长期作,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
《左传 隐公六年》:“善不可失,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不悛,从自及也。”
24

锄奸

成语拼音:
chǎn è chú jiān
成语解释:
剗:通“铲”。铲除凶奸邪的人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剗锄奸。”
25

锄奸

成语拼音:
chǎn è chú jiān
成语解释:
铲:消灭。铲除凶奸邪的人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铲锄奸。”
26

靡悛

成语拼音:
cháng è mǐ quān
成语解释:
指长期作,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
《隋书 炀帝纪下》:“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27

劝善

成语拼音:
chéng è quàn shàn
成语解释: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28

如崩

成语拼音:
có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
指为如山崩那样容易
成语出处: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如崩。”
29

若崩

成语拼音:
cóng è ruò bēng
成语解释:
见“从如崩”。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如崩。’”
30

务本

成语拼音:
chú è wù běn
成语解释:
铲除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成语出处:
《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务本。”蔡沈集传:“去则务绝根本。”
31

务尽

成语拼音:
chú è wù jìn
成语解释:
除:去除;:邪;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成语出处:
《尚书 泰誓下》:“树德务滋,除务尽。”
32

朋奸

成语拼音:
dǎng è péng jiān
成语解释:
党:袒护;朋:朋比。袒护人,勾结坏人。形容与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9回:“其有党朋奸,甘为逆羽,杀无赦!”
33

佑奸

成语拼音:
dǎng è yòu jiān
成语解释:
偏护奸
成语出处:
元·耶律楚材《辨邪论序》:“党佑奸,坏风伤教,千载之下,罪有所归。”
34

彰善

成语拼音:
dàn è zhāng shàn
成语解释:
瘅:憎恨;彰:表扬。憎恨的,表扬善的
成语出处:
隋·薛道衡《隋唐祖颂》:“瘅彰善,夷凶靖难。”
35

扬善

成语拼音:
è è yán shàn
成语解释: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成语出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36

导非

成语拼音:
féng è dǎo fēi
成语解释:
谓逢迎坏人,助长行。
成语出处:
《明史 ·张文明传》:“且言江彬遣导非,亟宜行诛,朝臣匡救 无闻,亦当罚治。”
37

不善

成语拼音:
guāng è bù shàn
成语解释:
只做事,不做善事
成语出处:
38

从善

成语拼音:
gǎi è cóng shàn
成语解释: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为善也。”
39

酒酸

成语拼音:
gǒu è jiǔ suān
成语解释:
比喻环境险,使人裹足不前。
成语出处:
汉 韩婴《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40

若仇

成语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成语解释:
见“嫉如仇”。
成语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 第二个字是恶的成语